
问:中国学者107篇论文被集中撤稿调查结果如何?
- 答:7月27日,受到社会关注的《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事件的相关事实核查工作已完成,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公布调查处理结果。
调查显示,游丛被撤稿的107篇论文共涉及作者521人,其中11人无过错,486人不同程度存在过错,其他尚待查实的24人将按程序先纳入科研诚神链樱信“观察名单”。对各责任人将视情节作出相应处理。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科技部已暂停了21名涉事作者参加的20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的立项程序,待责任确定后,对无过错作者的项目将恢复立项程序。自然科学基金会对将撤稿论文作为研究工作基础列入2017年度科学基金申请书中的51个项目采取了终止项目评审的措施。
工程院暂停了1名涉事作者的院士候选人资格。下一步,联合工作组将督促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严格按照程序作出具体处理决定,并将处理决定在本单位网站公布,确保调唤闹查处理落实到位。
希望能够早日处理存在过错的人员。
问:论文撤稿作者受到了什么处理?
- 答:发生在2017年4月的撤销107篇中国论文的事件,近期依然在让乱发酵。目前,有多名涉事作者受到所在机构的处理。有关负责人表示,已形成明确处理意见的76篇论文涉及376人,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已经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意见,正在抓紧履行相关程序。
对撤稿论文涉事作者处理决定:一是全额收回已发放论文奖励;二是取消相关人员两年内医院年度考核雀滑前评优资格;三是取消研究生导师两年内研究生导师申报及研究生招生资格;四是建议山东大学对相顷清关研究生作出相应处理;五是对相关人员给予全院通报批评。目前这些处理决定已全部落实。
具体而言,对 行为的分类处理与责任追究的相关规定中,分列了11种情形并详细规定相应处理办法。
问:韩春雨是谁?韩春雨事件是怎么回事
- 答:现任销誉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即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时兴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论文发表后,在国内外引发强答斗困烈关注,甚至被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实验成果。但此后不久,该清念论文内容就陷入争论:有人提出韩春雨的试验无法重复,有人说可以重复,彼此争论不休、难有定论。